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ydia pomonella Nucleopolyhedrovirus Insectic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39-2013《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和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以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为活性成分的杀虫剂的生产。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
生产环境与设施
标准要求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这有助于防止杂菌污染,保证产品的纯度和质量。此外,生产设施需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体交叉感染的风险。
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的选择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标准规定了病毒株的选择标准,包括其毒力、稳定性以及对目标害虫的有效性。同时,还要求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无有害微生物和其他杂质。
生产工艺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病毒分离、培养到最终产品制备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参数,比如培养基的配比、温度控制、时间设定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至关重要。标准强调了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病毒滴度测定、生物活性测试等。只有通过所有质量检验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安全管理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标准特别指出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工作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废弃物需按照规定处理等,以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
标签标识
最后,关于产品的标签标识也有明确规定,要求清晰地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便于用户了解并正确使用产品。
以上是对DB44/T 1239-2013标准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可以有效提高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