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甸草原天然牧草圆干草捆调制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草甸草原地区天然牧草的圆干草捆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ound Baled Hay from Natural Meadow Gras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691-2014《草甸草原天然牧草圆干草捆调制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地区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操作提升牧草干草捆的品质和生产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该标准明确了“草甸草原”、“天然牧草”、“圆干草捆”等核心概念。“草甸草原”是指分布于半湿润气候区的一种植被类型,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较高的生产力;“天然牧草”强调未经人工种植而自然生长的牧草资源;“圆干草捆”则是指采用特定方法加工后形成的圆形草捆。这些定义为后续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二、采收时间
标准指出,牧草的最佳采收期应根据牧草的生长阶段确定,在抽穗至开花初期采收最为适宜。这一时期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水分适中,有利于后期干燥与储存。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采收方式
规定了机械收割为主、人工辅助的方式。使用联合收割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损失率。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性能,确保切割高度适当,避免损伤根系。此外还提到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人工割晒结合翻晒的方法来控制牧草含水量。
四、晾晒与打捆
晾晒过程需注意摊铺厚度均匀,防止局部堆积导致霉变。当牧草含水量降至15%-20%时即可进行打捆作业。打捆机的选择应考虑田间作业条件及草捆规格需求,一般推荐直径为70cm左右的标准圆型草捆。打捆过程中要保证草捆紧实度适中,既便于运输又不影响解包饲喂。
五、储藏管理
储藏环境对干草品质至关重要。建议将成品草捆存放在通风良好、地势平坦的地方,并加盖防雨布以防受潮。定期检查是否有虫害发生迹象,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长期储存还需关注温度变化,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加速劣化过程。
以上是对DB15/T 691-2014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遵循该标准能够有效保障草甸草原天然牧草圆干草捆的质量稳定性,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