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稻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香稻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agrant Ric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43-201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稻的种植过程,提高香稻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择适宜品种
标准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具有优质香味特性的香稻品种。在选择时应考虑品种的生育期是否与当地的无霜期相匹配,确保在最佳收获期内完成生长周期。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保证出苗率和幼苗健壮的关键步骤。按照标准规定,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晒种、浸种及消毒处理。晒种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浸种有助于打破休眠期并促进发芽,而消毒则能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育秧方式
推荐采用工厂化育秧或湿润育秧法。工厂化育秧能够实现精确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高秧苗质量;湿润育秧则更加经济实用,适合大规模推广。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在整个生长期至关重要。苗期应保持田间适度干燥以促进根系发育;分蘖期需浅水勤灌,有利于分蘖增多;抽穗扬花期则要适当减少灌溉量,防止徒长影响结实率;成熟后期停止灌溉,便于机械收割操作。
施肥原则
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施加肥料。基肥应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主要使用有机肥配合适量化肥;追肥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补充氮磷钾比例均衡的复合肥料,特别是在拔节孕穗阶段增加钾肥用量有助于提高米质香气。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威胁采取物理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例如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成虫减少下一代数量;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叶面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以上内容涵盖了香稻栽培过程中的一些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具体问题也可以继续交流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