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冻去头虾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要求、卫生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或冷藏虾为原料,经挑选、清洗、去头、煮制、冷却、速冻、包装等工序制成的冻去头虾的加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Frozen Headless Shrimp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75-2013冻去头虾加工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冻去头虾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定义了冻去头虾为以新鲜或冷冻的对虾为原料,在去除头部后经冻结加工而成的产品。这一定义明确了冻去头虾的基本概念,即产品来源于对虾,并且经过特定的加工程序。
二、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GB 10146的规定,即使用的新鲜或冷冻对虾必须是健康无病害的,不得含有任何有害物质。此外,原料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选择原料时要严格把关,确保其来源可靠、品质优良。
三、加工工艺
1. 清洗与分级
原料虾需经过充分清洗,去除表面污物及杂质,然后按照规格大小进行分级处理。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步骤,清洁度高可以减少后续工序中的污染风险,而合理分级则有助于控制产品的均匀性。
2. 去头
使用机械或手工方式将虾头去除,注意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虾体。去头过程需要细心谨慎,既要保证效率又要维护好虾身完整性,这对于保持产品外观至关重要。
3. 冻结
经过去头后的虾体应及时进入速冻阶段,确保温度迅速降至-18℃以下并维持稳定状态。快速冻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虾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同时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质期。
四、质量要求
成品冻去头虾应当色泽正常、无异味、无异物,组织紧密富有弹性。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5%,并且不得检出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产品的安全性和食用价值,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检测工作。
五、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提到的各项质量特性,都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检验手段予以验证。例如通过感官评定来判断颜色和气味是否达标;利用仪器测量水分含量;采用培养基实验查找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等。只有依靠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六、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成品应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明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相关信息,并妥善密封以防潮防尘。运输途中要注意轻装轻卸,避免碰撞造成破损。长期储存时则需置于低温环境中(通常低于-18℃),以防止品质下降。
总之,《DB44/T 1275-2013冻去头虾加工技术规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相关单位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冻去头虾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