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瓜栗苗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分级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瓜栗苗木的生产和质量分级。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Grading of Radermachera Seedlings - DB44T 1234-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34-2013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瓜栗苗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分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木质量分级
标准中将瓜栗苗木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个等级对苗高、地径、根系状况等都有具体的要求。例如,一级苗要求苗高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少于1.2厘米,并且必须有完整的主根和侧根系统。这些指标有助于确保苗木在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生产技术要求
在生产技术方面,标准强调了土壤条件的重要性。建议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同时,还规定了合理的灌溉频率和施肥量,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此外,标准还提到要定期修剪枝叶,保持树形美观,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等方式减少病原菌积累。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但要注意避免使用高毒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种植密度与管理
标准指出,不同等级的苗应当按照规定的间距栽植,以便于后期管理和维护。同时,还特别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除草、松土以及适时的水分管理等措施。
以上内容是对DB44/T 1234-2013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瓜栗苗木生产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有效保障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