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风机机组能效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条件、检测方法及能效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的风机机组的能效检测和评价。
Title:Energy Efficienc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Fan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209-2013《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风机机组能效检测和评价的具体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检测条件
标准中明确指出,检测应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至4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95%。这一规定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测量仪器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例如,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的精度要求为±0.5%,以保证数据的精确度。
测试工况
标准要求测试工况至少包括额定工况和部分负荷工况。对于额定工况,风机应在设计风量和全压下运行;而对于部分负荷工况,则需记录不同风量下的能耗情况。
能效计算
能效比(EER)的计算公式为:EER = Q × H / P,其中Q为风量(m³/h),H为全压(Pa),P为输入功率(W)。此公式强调了能效不仅取决于输出能力,还与能耗密切相关。
评价准则
根据测试结果,将风机机组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能效、二级能效和三级能效。一级能效表示最高能效水平,三级则为最低。该分级有助于用户选择更高效的设备。
数据记录与报告
检测过程中所有原始数据都必须完整记录,并形成正式报告提交。报告内容应包含测试条件、所用仪器信息、实测数据以及最终评价结论。
以上是对DB44/T 1209-2013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来提高风机机组的能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