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枣树枣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设计、调查方法、防效计算及试验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评价杀菌剂对枣树枣锈病的防治效果及相关研究。
Title:Criteria for Field Efficacy Test of Fungicides for Controlling Jujube Rust Disease in Jujube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156-2012《杀菌剂防治枣树枣锈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杀菌剂在防治枣树枣锈病时的田间药效试验。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评价杀菌剂对枣树枣锈病的防治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准确评估不同杀菌剂的实际防效,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 试验设计
- 试验地点选择:应选择枣树生长良好、枣锈病发生普遍且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这确保了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实际生产中的情况。
- 小区设置:每个处理至少设置4个重复小区,并随机排列。重复次数足够多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对照设置:设立空白对照(不施药)和阳性对照(已知有效药剂)。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能更清晰地判断新药剂的效果。
3. 调查方法
- 在整个生长期定期调查发病情况,一般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7-10天调查一次。调查时需记录每株枣树的发病叶片数及严重程度,采用分级法量化病情指数。
- 发病初期调查可及时发现药剂作用效果,而定期跟踪则有助于全面了解药剂在整个生长期的表现。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数据处理需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指标。其中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试验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这一公式直观反映了药剂的实际防效。
- 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来检验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确保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试验报告撰写
报告中应包括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内容。特别要详细描述试验条件、操作步骤以及数据分析过程,以便他人复现实验并验证结果。
以上内容是对DB37/T 2156-2012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度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开展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