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白菜霜霉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鉴定方法及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大白菜品种(材料)对霜霉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Cabbage Downy Mildew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024-2014 大白菜霜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大白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抗性指数”是衡量植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抗性指数 = (发病程度 / 对照发病程度)× 100。这一定义明确了抗性指数的本质,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使得不同试验间的抗性评价具有可比性。
其次,在“试验设计”章节中强调,试验地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且前茬作物不得为十字花科植物,以减少土壤残留病原菌的影响。同时要求每个品种至少设置3次重复,每小区不少于50株,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偶然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再者,关于“接种方法”,标准规定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即将含有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洒于叶片表面,确保每片叶子均被覆盖。接种后需保持温室环境温度在18℃至2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90%以上,为期7天,以模拟自然发病条件,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最后,在“结果评定”部分指出,应在接种后第7天观察并记录各品种叶片的发病情况,按照严重度分级标准进行评分。通常分为0到5级,分别表示无病、轻微、中等、较重、严重直至全株枯死。根据各等级所占比例计算平均病情指数,进而得出抗性指数,以此来判断该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水平。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22/T 2024-2014》从试验准备到实施再到最终结果评定,都有一套严谨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这对于推动大白菜种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