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计、田间管理、抗旱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ugh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DB22/T 2017-2014)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3.1 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
本标准规定了包括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在内的多项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够综合反映玉米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生理变化。例如,相对含水量可以直观体现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程度;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则反映了细胞膜受损情况,是衡量细胞活性的重要参数。
5.1 试验设计
在试验设计部分强调了重复性和随机性的原则。要求每个处理至少设置三次重复,并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布置实验田块。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6.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的时间点非常重要。标准建议在干旱胁迫达到一定程度后立即采样,通常是在灌溉停止后的第7天或第14天。同时指出应从每小区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作为样本,取样部位一般为中部叶片。
8.1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于获得的数据,需按照公式计算各项生理指标的具体数值。此外还提到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来评估不同品种间差异是否显著。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摘录及解释,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优化。通过遵循此规程,研究人员可以获得科学合理的抗旱性评价结果,从而为培育耐旱性强的新品种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