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用气瓶电子标识读写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车用气瓶电子标识读写器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Title:Vehicle Cylinder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 Part 4: Rea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M7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537.4-2013《车用气瓶电子标识 第4部分:读写器》是一项关于车用气瓶电子标识系统中读写器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读写器的功能、性能以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车用气瓶电子标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标准概述
本部分适用于车用气瓶电子标识系统中的读写器设备,这些设备用于存储和读取车用气瓶的相关信息。标准涵盖了读写器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内容。
重要条文解读
# 4.1 基本要求
4.1.1 一般要求
读写器应具备独立的电源接口,并且能够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此外,读写器的设计应当便于安装和维护,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读写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独立电源接口可以保证设备的稳定供电,而设计上的便捷性则有助于减少维护成本和时间。抗干扰能力则是保障读写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的关键。
# 4.2 功能要求
4.2.1 数据存储与读取
读写器必须能够正确地存储和读取车用气瓶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气瓶编号、生产日期、检验周期等。并且在信息读取过程中,读写器应能检测到数据是否完整无误。
解读:此功能直接关系到车用气瓶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准确的数据存储与读取不仅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还为后续的安全检查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数据完整性检测机制进一步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4.3 性能要求
4.3.1 工作频率范围
读写器的工作频率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具体数值需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超出此范围可能会影响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及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解读:工作频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读写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因此,严格控制工作频率范围对于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 4.4 试验方法
4.4.1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主要是通过目视或使用放大镜等方式来确认读写器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伤,如划痕、裂纹等。此外还需检查铭牌上标注的各项参数是否清晰可辨。
解读:外观检查是产品出厂前的一项基础测试项目,它可以帮助发现制造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从而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清晰可见的铭牌信息也有利于用户后期的操作维护。
以上是对DB65/T 3537.4-2013《车用气瓶电子标识 第4部分:读写器》中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进行了简要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