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粒种咖啡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中粒种咖啡的栽培生产。
Title:Code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edium-grain coff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274-2014 中粒种咖啡栽培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中粒种咖啡的栽培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园地准备
标准要求选择海拔800米以下,坡度小于25度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在园地准备上,应进行深翻整地,并施足基肥,通常每公顷施用有机肥30吨以上,同时结合深耕将肥料翻入土中。
种植密度与方式
种植密度根据地形、土壤条件确定,一般株行距为2米×3米或3米×3米,每公顷种植1111-1666株。采用双行单株或单行单株的方式种植,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
栽培管理
在幼苗定植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每年需进行多次中耕除草,特别是在雨季期间。施肥方面,幼龄树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成龄树则注重平衡施肥,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害如锈病、炭疽病等,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喷洒杀菌剂预防。针对主要虫害如咖啡果小蠹、蚜虫等,可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采收与加工
咖啡果实成熟时颜色由绿变黄再转红,此时即可采摘。鲜果采摘后应尽快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品质下降。加工过程包括脱皮、发酵、清洗、干燥等步骤,其中干燥程度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以上是对《DB46/T 274-2014 中粒种咖啡栽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