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桦叶四蕊槭播种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桦叶四蕊槭的人工育苗及造林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Acer truncatum var. acuminat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275-2014 桦叶四蕊槭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地方标准,为桦叶四蕊槭的播种育苗和造林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规程指出种子应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此时蒴果呈黄褐色且开裂。种子需经晾晒脱粒后净种,确保千粒重达到80克以上。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时方可入库贮藏,并定期检查种子质量。
关于圃地选择与整地,要求圃地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土壤肥力中等以上,pH值6.5至7.5之间。整地深度应在25至30厘米范围内,同时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播种前要细致耙平床面,保持适宜的湿度。
对于播种方法,规程推荐采用条播方式,行距设定为20至25厘米,播种沟深1.5至2厘米。每亩播种量为5至7公斤,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需覆盖稻草或地膜保湿保温,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撤除覆盖物。
在苗木抚育管理方面,强调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每年追肥2至3次,氮磷钾比例为2:1:1。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要预防立枯病的发生。当苗木高度达到15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10至15厘米。
造林部分规定造林时间宜选在春季解冻后至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至封冻前。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为110至160株/亩。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修剪,保留主根长度30厘米左右,侧根适当剪短。栽植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确保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密接。
规程还特别提到后期管护的重要性,要求连续3年每年抚育2至3次,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等措施。同时要注意观察林分生长状况,及时采取补植补造等措施,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5%以上。
这些关键环节的规范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桦叶四蕊槭的播种育苗质量和造林成效,促进这一珍贵树种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