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小食心虫防治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综合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a inopin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907-2013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保护果树健康生长。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梨小食心虫:以梨树果实为主要寄主的害虫,其幼虫蛀入果实内部取食,造成经济损失。
2. 防治指标: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启动防治措施的标准。
二、监测与预警
1. 诱捕器设置:在果园周边均匀布设性诱剂诱捕器,每公顷不少于5个。定期检查诱捕器,记录诱捕数量,分析虫情动态。
2. 调查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树,统计每株树上的卵块数和幼虫数。
三、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
- 秋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虫源。
- 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 均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2. 物理防治:
- 使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比例为糖:醋:水=1:1:10。
- 设置防虫网,阻止成虫进入果园产卵。
3. 生物防治:
- 利用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控制虫口密度。
- 喷施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安全环保。
4. 化学防治:
- 当卵果率超过5%或幼虫蛀果率达1%时,选择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雾。
- 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四、注意事项
1. 施药时间应选在清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确保药效发挥。
2. 不同化学药剂的安全间隔期需严格遵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受害果实,减少虫源扩散。
以上内容是《DB64/T 907-2013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解读,希望对广大果农朋友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果园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