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日光温室种植中秸秆还田的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in Solar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931-2013《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日光温室中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标准。该标准对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地区日光温室内的秸秆还田作业,规定了从秸秆收集到还田后管理的全过程要求。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技术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秸秆准备与处理
在标准中特别强调了秸秆的质量控制。要求秸秆应新鲜、无霉变且长度不超过20厘米。同时,建议使用机械切碎或粉碎的方式处理秸秆,以便于后续的施用和分解。这一步骤对于保证秸秆能够均匀分布于土壤之中至关重要。
施用方法
标准指出,秸秆可以直接撒铺于地表或者埋入土层下20-30厘米处。当选择埋入方式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地下设施如滴灌管等。此外,在施用前可适当添加微生物菌剂以加速发酵过程,提高肥效。
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秸秆有效转化为有机质并为作物提供养分,标准提出了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和温度的要求。特别是在冬季寒冷季节,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因低温导致的分解缓慢问题。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频率,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
安全注意事项
鉴于秸秆可能携带病原体或杂草种子,标准提醒使用者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置残留物。另外,对于那些含有农药残留较高的作物秸秆,则不适合直接用于农田肥料。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光温室秸秆还田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具体的实践指导,同时也包含了理论依据及风险评估等内容,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