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集约化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辣椒集约化穴盘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Tray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hili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891-2013《辣椒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辣椒的穴盘育苗过程,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催芽处理。种子消毒通常采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浸泡法,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催芽则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种子发芽整齐。
2. 基质选择与配制
基质是影响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建议使用经过消毒的草炭、珍珠岩、蛭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基质的pH值应保持在5.5-6.5之间,并且要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3. 播种密度
根据辣椒品种的不同,播种密度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每穴播种量为2-3粒,保证每株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播种后要覆盖一层薄土,并轻轻压实,以便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
4. 温度管理
育苗期间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出苗期需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促进快速出苗;幼苗期则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避免徒长。
5.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要做到适时适量。播种后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导致烂根。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增加每次浇水量,促使根系深扎。
6. 光照调节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幼苗健壮成长。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补光灯补充光照时间,每天至少提供8小时以上的光照。
7.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苗床,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或者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以上内容涵盖了DB64/T 891-2013标准中的几个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能够有效提升辣椒穴盘育苗的成功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