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繁殖障碍的术语和定义、判定依据及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养殖过程中繁殖障碍的诊断与防控。
Title:Determination and Prevention of Reproductive Disorders in Dairy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885-2013《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奶牛繁殖障碍的诊断与防治工作。以下为标准中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标准条文】
4.1 繁殖障碍的判定依据应包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解读】
该条款明确了判定奶牛繁殖障碍时需采用综合手段。临床检查通过观察奶牛的行为、生殖器官外观等初步判断;实验室检测如血液激素水平测定、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等提供科学依据;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可直观显示子宫内环境。
【标准条文】
5.1 对于因营养不良导致的繁殖障碍,应调整饲料配方,增加富含维生素E、硒、锌等微量元素的日粮。
【解读】
此条强调了营养管理的重要性。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硒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合成,维持正常生殖功能;锌则对蛋白质代谢和DNA合成至关重要。合理补充这些营养素有助于改善奶牛生殖健康。
【标准条文】
5.2 感染性繁殖障碍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增强剂。
【解读】
感染性因素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生素用于控制细菌感染,但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抗病毒药物针对特定病毒感染;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疾病恢复。
【标准条文】
6.1 防治措施中特别提到要定期进行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
【解读】
发情鉴定能够及时发现排卵期,提高配种成功率;而人工授精技术可以避免自然交配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并且便于引入优良品种遗传资源。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当重视这两项工作的开展频率和质量控制。
以上就是关于DB64/T 885-2013《奶牛繁殖障碍的判定和防治》部分关键内容及其深度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