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连初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黄连药材的初加工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Processing of Coptis (Huanglian) Her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944-2014《中药材 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是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黄连的初加工过程进行了规范,确保了黄连的质量和药效。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一、采收与运输
标准规定,黄连应在秋季或春季采收,此时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采收后应立即运往加工地点,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中,防止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药材质量。运输工具需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二、清洗与整理
清洗是保证药材纯净度的重要步骤。标准要求使用流动清水冲洗黄连表面的泥土和杂质,同时去除病虫害受损的部分。整理过程中要剔除弯曲、霉变及非药用部位,确保药材规格一致。
三、干燥方法
干燥是保持黄连品质的关键环节。标准推荐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自然晾晒时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雨淋和灰尘污染;烘干则需控制温度在50℃左右,以防止高温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整个干燥过程应持续至黄连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以下。
四、包装与储存
合格的黄连产品需要妥善包装并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仓库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要求,不得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物。此外,还应对每批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做好记录,便于追溯管理。
五、质量检验
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在完成上述所有工序之后还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性状检查(如颜色、形状)、水分测定以及显微鉴别等内容。只有通过这些项目的全面评估才能判定该批次黄连是否达到合格标准。
以上就是根据DB42/T 944-2014《中药材 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条款所做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高黄连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