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设备准备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Title:Code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2016-2013绵羊人工授精操作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绵羊人工授精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采精部分,标准规定了采精频率和采精前准备。公羊每周采精次数不得超过三次,且两次采精之间应间隔48小时以上。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公羊的健康状况以及精液的质量。在采精前需要对公羊进行充分的运动,并清洁其生殖器官,确保采精环境干净卫生,避免污染精液样本。
其次,在精液品质检查环节,标准要求检查项目包括颜色、气味、体积、密度和活力等。正常情况下,绵羊精液应为乳白色或灰白色,无异味,体积不少于0.5毫升,密度不低于0.5亿/ml,活力不低于70%。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受精的成功率,因此必须严格把关。
再者,在输精操作中,标准指出母羊在发情后的24至48小时内为最佳输精时间。输精时要使用无菌的一次性输精管,插入深度约为10厘米左右,缓慢推注精液,确保精液能够到达子宫颈深处。同时,输精后要观察母羊的反应,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此外,关于记录管理,标准强调每次人工授精过程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公羊编号、母羊编号、采精日期、输精日期、精液品质检测结果等信息。这些记录对于后续跟踪繁殖效果、评估种公羊性能及优化育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安全防护措施,要求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佩戴手套并定期消毒工具,防止疾病传播。同时,所有使用的器械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灭菌处理,以保障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DB65/T 2016-2013绵羊人工授精操作规程》从多个方面对绵羊人工授精的操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涵盖了采精、精液检查、输精直至记录管理等各个环节,为提高绵羊繁育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