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葵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防治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食葵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nflowe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255-2024食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中关于“生物防治措施”的新旧版差异及应用解析
在新版标准《TSHZSAQS 00255-2024》中,“生物防治措施”这一章节有了显著调整。与旧版相比,新版更加强调了生物天敌的应用以及微生物制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利用瓢虫控制蚜虫危害”为例,新版标准在操作细节上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旧版标准提到瓢虫的引入,但并未详细说明如何选择适合的瓢虫种类及其投放量。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在食葵种植区,应优先选用本地适应性强的中华草蛉或异色瓢虫。具体投放时,每亩地需释放不少于300头成年瓢虫,并结合田间蚜虫密度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投放频率。此外,还增加了对瓢虫生存环境的要求,如保持田间适度湿度、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瓢虫能够有效控制蚜虫,种植户需要提前了解当地蚜虫发生规律,并在蚜虫初发期即开始部署瓢虫。同时,还需注意保护瓢虫的栖息环境,比如种植一些蜜源植物吸引瓢虫停留,减少其迁飞的可能性。通过这样的综合管理措施,可以大幅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绿色防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