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DB22T 1918-2013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操作技术规程

    DB22T 1918-2013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操作技术规程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操作技术林业
    18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45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落叶松褐锈病的防治原则、调查监测、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落叶松褐锈病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own Rust Disease in Larch (DB22T 1918-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封面预览

    DB22T 1918-2013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操作技术规程
  • 拓展解读

    落叶松褐锈病是一种对落叶松林危害较大的病害,吉林省发布的DB22/T 1918-2013《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操作技术规程》为科学防控该病害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关于监测预警部分,规程要求在每年的4月至10月期间定期开展调查。重点是观察落叶松树冠内部叶片背面是否出现黄色小疱状物,这是病原菌冬孢子堆的表现。一旦发现病害初期症状,应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方案。这一步骤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病害扩散。

    其次,在防治措施上,规程强调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防治包括清除病株残体、修剪病枝等,目的是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而化学防治则建议使用含三唑类成分的杀菌剂,在病害高发期进行喷雾作业。具体操作时需注意用药浓度和频率,避免过量使用造成药害或抗药性问题。

    另外,规程还提出了营林措施作为长期防控手段。比如通过营造混交林来提高林分的抗病能力,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加强森林抚育工作,及时清理林地杂草和枯死木,这些都有助于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最后,规程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次防治活动的时间、地点、方法及效果评估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追溯历史数据,还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宝贵资料,有助于不断完善防控策略。

    综上所述,《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操作技术规程》从监测到治理再到预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防控体系。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共同维护森林生态健康。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22T 1915-2013 杨树溃疡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