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调查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苗圃中主要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jor Underground Pests in Nurs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12-2013《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苗圃生产中地下害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地老虎、蝼蛄等,这些害虫对苗木生长危害严重。在防治措施上,规程强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的原则。农业防治方面,要求苗圃选址应远离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源,避免使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定期清理圃地杂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害虫滋生环境,降低虫口密度。
对于化学防治部分,规程规定在害虫发生初期应及时施药,推荐使用毒死蜱、辛硫磷等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方式可采用灌根或撒施毒土,确保药剂均匀分布于土壤表层。同时,规程特别强调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次,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害虫产生抗药性。
此外,规程还提倡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利用微生物制剂等。例如,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有效的蛴螬生物杀虫剂,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害虫种类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并结合其他防治手段形成综合防控体系。
规程最后指出,苗圃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巡查,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总之,《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从多个层面为苗圃地下害虫防治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保障苗木健康生长,促进苗圃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