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高速公路射频识别收费系统中数据传输接口的技术要求、通信协议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高速公路射频识别收费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Highwa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oll Collection System - Part 3: Data Transmission Interf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955.3-2013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射频识别收费系统的数据传输接口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数据传输协议
标准要求采用TCP/IP协议作为基础传输协议,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同时,为了保障数据安全,规定了使用TLS(传输层安全)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2. 数据格式规范
数据应按照XML格式组织,每个数据包需包含头信息、数据体和尾信息三部分。头信息包括数据标识符、版本号等元数据;数据体为实际业务数据;尾信息用于校验数据完整性。
3. 错误处理机制
当发生传输错误时,接收方应向发送方返回详细的错误报告,包括错误类型、发生位置等信息。发送方接收到错误报告后,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重传或终止会话等措施。
4. 性能指标
系统应支持每秒至少处理1000个数据包的能力,并保证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500毫秒。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在高并发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5. 安全防护措施
除了前面提到的TLS加密外,还要求实现双向认证机制,即通信双方都需要验证对方身份。同时,对于敏感数据应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
这些内容构成了DB22/T 1955.3-2013的核心框架,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且易于维护的数据传输环境,以满足现代化高速公路射频识别收费系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