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机械作业技术规范及安全生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茶园的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in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630-2013《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茶园机械化生产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茶园机械耕作
条文:
“茶园机械耕作深度应控制在20cm-30cm之间,行间耕作宽度不小于80cm。”
解读: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土壤疏松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的健康发育。过深的耕作可能损伤茶树主根,而过浅则无法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行间耕作宽度的设计是为了避免机械作业时对茶树造成物理伤害,同时便于后续的施肥、灌溉等操作。
2. 茶园修剪
条文:
“修剪机刀片与地面夹角宜保持在45°-60°范围内,修剪高度控制在30cm左右。”
解读:
合理的修剪角度和高度能够有效去除老枝,刺激新芽萌发,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若刀片角度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修剪效果;修剪高度过高会导致茶蓬郁闭度降低,过低则可能削弱树势。
3. 茶园施肥
条文:
“采用机械施肥时,肥料抛撒均匀度不低于90%,施肥后需立即覆土。”
解读:
肥料抛撒均匀度直接关系到茶树养分吸收的一致性,从而影响茶叶品质。覆土可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利用率,并防止挥发性氮肥的损失。
4. 病虫害防治
条文:
“使用植保机械喷洒农药时,雾滴直径应在100μm-300μm之间,覆盖率达到85%以上。”
解读:
雾滴大小直接影响药效和安全性。过大的雾滴容易产生滴漏现象,药液浪费严重;过小则易随风飘散,增加环境污染风险。覆盖率达到85%以上可保证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不仅可以提升茶园管理效率,还能保障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