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栾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栾树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Koelreuter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878-2013栾树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栾树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木选择与处理
1. 苗木质量要求:规定了栾树苗木的高度应在1.5米以上,地径不小于1.2厘米,根系完整且无病虫害。这一要求确保了苗木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适应性。
2. 苗木处理:要求栽植前修剪掉损伤的根系和枝条,并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2-3小时。此措施有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根系快速恢复生长。
二、整地与施肥
1. 土壤条件:适宜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应在6.5-7.5之间。这为栾树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其健康发育。
2. 施肥方法: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低于3000公斤,并配合使用适量磷钾肥。这种施肥方式能够满足栾树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求。
三、栽植与管理
1. 栽植密度:行距为4米,株距为3米,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形成较为紧密的林冠结构。
2. 浇水与中耕:栽植后需连续浇水三次,每次间隔一周左右,之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补充水分。同时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四、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
2.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如发现蚜虫可用吡虫啉类药剂喷雾;对于白粉病则可选用硫悬浮剂等杀菌剂进行喷洒。这些具体的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41/T 878-2013栾树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对栾树的栽培过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提高栾树栽培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