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栗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板栗园的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Chestnut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866-2013板栗园管理技术规程》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板栗园的栽培与管理,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建园
标准中明确指出,板栗园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pH值为5.5-7.0的地块上建立。同时要求周围无污染源,避免工业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影响。这一规定确保了板栗生长所需的优良环境条件,有助于提升果实品质。
二、品种选择与配置
推荐使用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并强调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应保持在4:1至5:1之间。例如,以‘燕红’作为主栽品种时,可搭配‘石柱1号’等授粉品种。合理搭配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保障丰产稳产。
三、整形修剪
标准提出幼树期间要采取开心形或自然开心形修剪方式,促进树冠快速形成;成龄树则需每年冬季进行适度修剪,去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及过密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树体抗性,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四、肥水管理
施肥方面建议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法,每年秋季施入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在开花前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灌溉上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或渗灌,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能够满足板栗各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果实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
对于常见的炭疽病、干枯病以及金龟子等害虫,标准给出了详细的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清理园内落叶杂草,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悬挂黄板诱杀害虫成虫;必要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控。通过综合施策,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量,实现绿色防控目标。
六、采收与贮藏
规定当果实总苞变黄并开始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避免过早采摘影响品质。采后应及时晾晒脱粒,控制含水量低于15%,然后入库储存。低温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延长保质期,防止霉变。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部分精华所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广大从业者能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规程,共同推动板栗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