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R系列锌-锰干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R系列锌-锰干电池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Title:R Series Zinc-Manganese Dry Battery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160-2013《R系列锌-锰干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R系列锌-锰干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自动化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部分
1. 设备精度
- 标准规定了生产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公差、运动部件的位置精度等。这些精确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例如,对于滚压成型机而言,其工作台面的水平度偏差不得超过0.2毫米/米。
2. 材料选用
- 对于接触电池原材料或成品的所有部件,必须采用耐腐蚀性强、硬度高且不易变形的优质钢材或其他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材料制成。这不仅保证了设备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也减少了维护成本。
3. 安全防护措施
- 明确要求所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部位都需安装有效的保护装置,如急停开关、光栅报警系统等,并且这些装置需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此外,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因素,比如控制面板的高度设置应便于操作者站立时轻松触及。
检测方法部分
1. 外观检验
- 使用目视检查法对整机外观进行初步评估,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划痕、裂纹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借助放大镜进一步确认细节处是否有潜在隐患。
2. 功能测试
- 包括空载运转试验与负载运转试验两部分内容。前者用于验证各个功能模块是否能够独立正常运作;后者则是在模拟实际生产条件下考察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
3. 电气绝缘性能测试
- 利用兆欧表测量电路之间以及电路对地之间的电阻值,确保不低于规定的最小限值,从而防止因漏电引发安全事故。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R系列锌-锰干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这一标准从多个角度全面覆盖了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所需关注的关键点,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