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薇观赏苗木的培育技术要求和质量分级标准。本文件适用于紫薇观赏苗木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质量评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Quality Grading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ape Myrtle Ornamental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600-2013《紫薇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主要规定了紫薇观赏苗木从种苗选择、培育管理到质量分级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种苗选择
条文:4.1.1 种苗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质种苗。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种苗健康状况的重要性。选择无病虫害的种苗可以有效减少后期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而生长健壮的种苗则能更快适应环境并进入快速生长期。
条文:4.1.2 种苗来源应明确,优先选择本地育苗基地提供的种苗。
解读:明确种苗来源有助于追溯种苗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确保种苗符合相关标准。本地种苗由于气候条件相近,更容易适应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
培育管理
条文:5.1.1 定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
解读:深耕翻土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发育。基肥的施用为苗木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储备,促进苗木早期生长。
条文:5.2.1 生长期需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解读:紫薇苗木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幼苗期和开花期,合理灌溉不仅能满足苗木的生理需求,还能避免因过度或不足灌溉导致的问题。
条文:5.3.1 定期修剪枝条,去除枯死、病弱枝条,保持树形美观。
解读:修剪是紫薇苗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科学修剪可以控制树冠形态,提高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同时也有助于集中养分供应至健壮部位。
质量分级
条文:7.1 根据株高、冠幅、干径等指标将紫薇观赏苗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
解读:此条规定了具体的分级标准,便于市场交易时统一衡量产品质量。其中,特级苗木要求株高不低于3米,冠幅直径不少于2米,干径大于等于4厘米;一级苗木株高约2-3米,冠幅直径1.5-2米,干径3-4厘米;二级苗木株高1-2米,冠幅直径1-1.5米,干径2-3厘米。
以上是对DB51/T 1600-2013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更好地培育出高质量的紫薇观赏苗木,满足园林绿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