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叶李观赏苗木的培育技术要求及质量分级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红叶李观赏苗木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urple Leaf Plum Ornamental Seedlings and Quality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604-2013红叶李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红叶李观赏苗木的培育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评价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在育苗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二、繁殖方法
标准规定了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宜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10-15厘米,插穗上保留2-3个芽点。嫁接繁殖则推荐采用芽接或切接法,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实生苗。
三、田间管理
标准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适时浇水、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施肥要根据苗木生长阶段的不同,氮磷钾比例适当调整。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定期检查苗木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
四、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时需达到一定的规格要求。主干高度应在80-120厘米之间,地径不小于1.2厘米。苗木根系完整,无明显损伤,须根发达。同时,苗木应具有良好的顶芽饱满度和健康状态。
五、质量分级
标准将红叶李观赏苗木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苗要求树形优美,枝叶繁茂,无病虫害,主干笔直,地径大于1.5厘米;二级苗允许有轻微的枝干弯曲,地径在1.2-1.5厘米之间;三级苗适用于绿化工程中的辅助种植,地径可放宽至1.0-1.2厘米,但必须保证无严重病虫害。
六、运输与贮存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不受机械损伤,避免长时间暴晒。短途运输可用湿润草帘包裹,长途运输则需采取保湿措施。贮存时应选择阴凉通风处,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苗木失水或腐烂。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1/T 1604-2013》从育苗到出圃再到质量评定都给出了详尽的规定,为红叶李观赏苗木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遵守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满足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