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种公牛选育的技术要求、选育程序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牦牛种公牛的选育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Yak Breeding Bu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243-2013《牦牛种公牛选育技术规程》是青海省针对牦牛种公牛选育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牦牛种公牛的选育目标、选种方法、饲养管理、性能测定等环节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种公牛选育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以遗传改良为核心,逐步提高牦牛群体的生产性能。在选种年龄上要求18月龄以上,体高不低于115厘米,胸围不少于150厘米,并且要具备良好的繁殖能力。
对于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标准提出了分群饲养的要求,建议每头种公牛至少拥有5亩优质放牧场。同时强调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传染病筛查和寄生虫检测,确保种公牛处于良好状态。
在性能测定方面,标准特别指出要重视生长速度、胴体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指标的综合评估。推荐采用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进行遗传评定,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为后续世代选育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标准还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做出了指导,要求冻精制作单位必须取得相应资质,严格控制冷冻保存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人工授精的成功率。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推进牦牛品种改良进程,促进牧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