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地草食蚕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露地草食蚕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Herbivorous Silkwo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854-2013露地草食蚕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露地草食蚕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条件
标准中明确指出,露地草食蚕栽培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表明种植环境直接影响草食蚕的生长发育,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
种子处理
在种子处理方面,规定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精选是为了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而消毒则可以采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法。例如,使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0分钟,既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又能促进种子发芽。这一措施对于预防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播种与定植
关于播种时间,建议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每亩播种量为3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30厘米,株距控制在20厘米。定植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并及时松土除草。合理的密度配置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便于后期管理。
肥料施用
肥料施用是保障草食蚕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推荐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补充氮磷钾肥。特别是在开花初期追加一次重肥,可显著提升果实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登记的农药及化肥产品。
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如蚜虫、白粉病等,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优先于化学防治手段,比如释放天敌昆虫或者喷洒植物源性杀虫剂。当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收获与贮藏
收获的最佳时期为果实完全成熟但尚未开裂之时。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避免霉变。长期储存条件下,温度宜维持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并定期检查是否有虫蛀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DB64/T 854-2013露地草食蚕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指导了露地草食蚕的科学种植过程,无论是环境选择还是具体操作流程都体现了严谨性和实用性。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