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制造
  • DB34T 1908-2013 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处理规范

    DB34T 1908-2013 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处理规范
    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处理规范铸造
    23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2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的技术要求、工艺方法、质量检验和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焊接等方法对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进行修补处理的过程。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urface Defect Repair of Wear-Resistant Cast Steel Compon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6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85

  • 封面预览

    DB34T 1908-2013 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处理规范
  • 拓展解读

    DB34/T 1908-2013《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处理规范》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为耐磨铸钢件的表面缺陷修补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表面缺陷分类与分级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耐磨铸钢件常见的表面缺陷类型,包括裂纹、气孔、砂眼等,并将其分为三个等级:轻微、中等和严重。这一分类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修补方法。例如,轻微缺陷可以通过简单的打磨或焊接修复,而严重缺陷可能需要更换部件。

    补修材料的选择

    标准指出补修材料应与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确保修补后的整体性能。推荐使用低氢焊条或其他经过验证的修补材料。此外,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工作环境的温度、压力等因素,确保修补效果持久稳定。

    补修工艺要求

    对于不同的缺陷类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补修工艺要求。比如,在处理裂纹时,首先需清除裂纹周围的氧化皮及杂质,然后采用预热方式防止热应力集中,最后实施多层焊接技术以增强结构强度。这些步骤能够有效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新问题产生。

    检验与验收

    完成修补后,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检验。主要包括目视检查、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探伤)以及机械性能测试等方面。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视为验收通过。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修补质量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安全注意事项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作业人员应当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同时注意保持良好通风条件以防有害气体积聚。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整个过程合法合规。

    以上是对DB34/T 1908-2013《耐磨铸钢件表面缺陷修补处理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34T 1910-2013 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指南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