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餐红焖羊肉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按照蒙餐传统工艺制作的红焖羊肉菜肴。
Title:Mongolian Cuisine - Braised Lamb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596-2013《蒙餐 红焖羊肉》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红焖羊肉的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制作红焖羊肉所需的主要原料,包括羊肉、马铃薯、胡萝卜等。其中,羊肉应选用新鲜或冷冻的新鲜羊肉,且不得含有病害肉。此外,对于调料如酱油、盐、糖等也有明确的质量要求,确保调味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加工工艺
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从选材到成品的全过程。首先,要求对羊肉进行清洗和分割,确保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筋膜。接着,在炖煮过程中,需控制火候和时间,以保证肉质软烂而不失风味。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在炖煮前对调料的合理搭配和加入顺序,以提升菜品的整体口感。
质量要求
成品的感官指标是评价红焖羊肉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标准中提到,成品应具有浓郁的香气,色泽均匀,肉质鲜嫩,汤汁清澈且味道醇厚。此外,还规定了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具体数值范围,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微生物限量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标准还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方法。例如,通过感官评定来检查成品的颜色、气味和口感;利用化学分析手段检测营养成分;采用微生物学检测技术评估卫生状况。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为生产者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控制依据。
标志、包装与贮存
最后,关于产品的标志、包装和贮存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且建议使用无毒环保材料进行包装。贮存环境则需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防止产品变质。
综上所述,《蒙餐 红焖羊肉》DB15/T 596-2013标准不仅涵盖了原材料的选择、加工流程的设计,还包括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及存储条件等方面的内容,为传统美食的标准化生产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