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刺夜蛾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白刺夜蛾的防治工作及相关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White Thorn Night Moth (DB63T 1231-201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231-2013《白刺夜蛾防治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白刺夜蛾的防治原则、方法及措施。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在防治原则上,强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注重生态平衡。例如第四条指出“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要求在使用农药时选择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
关于农业防治,第六条明确要求“清除田间杂草,破坏白刺夜蛾的越冬场所”。这意味着要定期清理种植区域内的杂草,保持土地整洁,减少害虫滋生地。
物理防治方面,第七条提到“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通过安装黑光灯,在成虫活跃期进行诱捕,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化学防治需谨慎操作,第九条规定“施药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这是因为此时段白刺夜蛾活动频繁,药效最佳,同时也能减少药剂挥发浪费。
此外,第十一条提出“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轮换使用”,目的是延缓抗药性产生,确保长期有效的防控效果。第十四条还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重要性,“收获前最后一遍农药施用距收获不得少于规定的安全间隔天数”。
以上内容体现了该标准对于科学合理开展白刺夜蛾防治工作的全面指导,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