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羊种公羊选育的技术要求、选育程序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藏羊种公羊的选育和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Tibetan Sheep Breeding R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218-2013《藏羊种公羊选育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藏羊种公羊的选育工作,提高藏羊品种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公羊的选择条件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种公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年龄在1.5至4岁之间,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这一规定确保了种公羊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和遗传稳定性。选择健康的种公羊可以避免因疾病传播影响整个种群的质量。同时,严格控制年龄范围有助于保持种群活力和生产性能。
二、选育程序
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选育流程:首先进行群体普查,确定候选个体;然后通过系谱分析筛选出优良血统;接着实施生长发育测定与繁殖性能测试;最后结合综合评分确定最终入选名单。此过程强调了系统性和连续性,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种公羊品质,提高了选育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饲养管理要求
为了保证种公羊的良好状态,标准特别强调了饲养管理要点:提供均衡营养饲料,维持适宜体重;定期清洁圈舍环境,预防疾病发生;适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促进种公羊健康成长,延长其使用年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繁育事业。
四、繁殖利用计划
针对不同阶段种公羊的使用策略也做了具体安排:初生至6月龄为幼龄期,重点在于培育良好基础;7月至1周岁为青年期,开始参与配种但不宜过度使用;成年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配种频率,既要保证后代数量又要兼顾自身健康状况。这种分阶段管理方式充分考虑到了种公羊生理特点及实际需求。
五、档案记录制度
建立健全种公羊档案管理体系同样至关重要。标准要求建立包括但不限于出生信息、成长记录、健康状况等内容在内的完整档案资料,并及时更新维护。这不仅便于跟踪观察个体发展情况,也为后续研究积累宝贵数据资源,同时也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藏羊种公羊选育技术规程》通过对种公羊选择、饲养管理、繁殖利用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为藏羊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升藏羊整体品质水平,促进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