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小麦品种观察的项目、内容、方法及记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春小麦品种选育、鉴定和评价过程中的观察与记载工作。
Title:Observation and Recording Standard for Spring Wheat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008-2013《春小麦品种观察记载规范》是青海省针对春小麦品种观察和记录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境内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田间观察记载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在特定区域内开展相关活动时有据可依。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品种”、“试验小区”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品种”指通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加以改良,具有稳定遗传特性和一定经济价值的小麦类型。“试验小区”则是指按照规定设计用于品种比较试验的种植单元。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三、观察记载项目
主要包括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如穗长、穗粒数)、籽粒特征(如千粒重)等方面内容。每个项目的具体测量方法、记录要求都有详细说明,比如生育期从播种到成熟所需天数,株高以厘米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等。这有助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强调了原始数据的重要性,要求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定期备份。同时提出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客观评价不同品种的表现。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结论的有效性。
五、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培训技术人员、设置对照组等内容。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误差和技术偏差,提高整个观察记载过程的专业水平。
六、档案管理
规定了所有相关资料应归档保存至少五年以上,便于日后查阅核验。并且建议建立电子档案系统,方便检索查询,同时也利于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春小麦品种观察记载规范》不仅涵盖了从田间管理到数据分析再到档案保存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原则,还特别注重细节把控,力求做到科学严谨,为推动青海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春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