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青(黄)贮加工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玉米青(黄)贮加工的机械化作业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Operation of Corn Silage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524-2013《玉米青(黄)贮加工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是一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玉米青贮或黄贮从原料收获到加工完成的机械化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机械方式对玉米进行青贮或黄贮加工的全过程。其中,“青贮”是指在玉米乳熟期收获后迅速切碎并压实密封,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储存的过程;“黄贮”则是指在玉米蜡熟期收获后的处理方式。标准明确了这些概念以便于操作者准确理解不同阶段的技术要点。
二、作业准备
1. 设备检查:确保所有参与作业的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联合收割机、切碎机、压捆机等。
2. 场地布置:合理规划场地布局,保证物料运输顺畅且安全。
3. 原料选择:根据目标用途选择适宜收获时期的玉米作为原料,并注意剔除病虫害植株及杂质。
三、收获与切碎
1. 收获时间:青贮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之间进行;黄贮则需等到蜡熟后期。
2. 切碎长度:青贮时推荐切碎长度为20-30毫米;黄贮可适当延长至30-50毫米以利于压实。
3. 切碎质量:要求切碎均匀,无明显长条状或大块状残留物。
四、装填与压实
1. 装填速度:控制适当的装填速度以避免空气进入导致发酵失败。
2. 压实密度:青贮应达到每立方米不低于600公斤的压实密度;黄贮则可以略低一些但仍需保证足够的密闭性。
3. 密封措施:使用专用薄膜或其他材料严密覆盖整个堆垛表面,并用重物固定防止风吹开。
五、发酵管理
1.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0℃左右)和湿度条件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
2. 定期检查:定期观察堆垛是否有裂缝漏气现象及时修补。
3. 开窖取料:当达到预定发酵周期后方可开窖取料,取料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剩余部分的新鲜度。
六、注意事项
-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
- 对于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作业查找原因解决后再继续。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玉米青(黄)贮加工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工艺流程指导还特别强调了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点这对于提高产品品质保障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