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智慧站房的建设要求、功能设计、设备配置、数据管理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智慧站房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tation Houses in Water Quality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NAEPI 009-2024《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智慧站房建设技术指南》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站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完善。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站房内的温湿度、空气质量以及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以温湿度监控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性,需要根据该条文的具体要求来实施。首先,站房内应配备独立的温湿度传感器,并且这些传感器的位置应当远离热源如空调出风口等可能造成局部温度偏差的地方。其次,对于湿度控制,除了安装除湿机外,还应该考虑使用加湿器来维持适宜的湿度水平,特别是在干燥季节或者高纬度地区。此外,所有温湿度监测装置都必须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另外,关于空气质量监控部分,新版标准强调了室内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性。这意味着站房内不仅要有空气净化设施,还需要定期更换滤网并检查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同时,应避免在站房内存放易挥发化学物品或其他污染源,以免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智慧站房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对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