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栖菜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培育、养殖方法、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羊栖菜的养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aweed (Sargassum fusiform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477-2012《羊栖菜养殖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羊栖菜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养殖管理、病害防治以及采收与加工等内容。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羊栖菜养殖区应选择在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盐度适宜的海域。具体要求包括水深一般不超过5米,底质以泥沙或砂泥质为主,且无工业污染源。这些条件确保了羊栖菜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和营养物质,同时避免恶劣环境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育苗技术
育苗过程中,要求亲本藻株需来源于健康种群,且生长旺盛。育苗池水质需保持清洁,温度控制在8℃至25℃之间,pH值维持在7.8至8.6范围内。此外,定期更换新鲜海水并补充适量氮磷肥对于提高育苗成功率至关重要。
养殖管理
在养殖期间,要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盐度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密度。合理安排投喂频率和数量,保证饵料充足但不过量投放,防止浪费及污染。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藻体生长状况,及时清除附着物,保障其正常发育。
病害防治
针对常见疾病如褐斑病、腐烂病等,建议采取预防措施为主,比如加强日常巡查、改善环境卫生等。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使用符合规定的药物进行治疗,切勿滥用化学药剂以免破坏生态平衡。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操作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收获后的羊栖菜需尽快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然后按照市场需求规格分级包装。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条件,防止二次污染。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