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黄瓜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苗设施与设备、基质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标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番茄、黄瓜的穴盘育苗生产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y Seedling of Tomato and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483-2013《番茄、黄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番茄和黄瓜的穴盘育苗技术流程,提高育苗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 标准要求选用优质种子,并建议在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活力良好。种子处理包括消毒和浸种两部分。消毒可采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处理,以防止病害发生。浸种时间根据种子种类确定,目的是促进种子吸水膨胀,加快萌发速度。
2. 基质选择与配制
- 基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苗生长。标准推荐使用经过筛选的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基质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要求无病菌虫卵污染。具体配比为草炭土60%,珍珠岩20%,蛭石20%。
3. 播种
- 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后要轻轻压实基质,保证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每穴播一粒种子,避免浪费资源。播种完成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分积水。
4. 苗期管理
- 苗期管理的重点在于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调控。出苗前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促进快速出苗。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控制徒长现象。水分管理上要做到见干见湿,避免积水导致烂根。光照不足时可通过补光灯补充光源。
5. 病虫害防治
- 预防为主是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苗床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化学方法则需谨慎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有效执行,可以显著提升番茄和黄瓜的穴盘育苗成功率,为后续的大田种植打下坚实基础。这些技术要点不仅适用于天津地区,也可供其他类似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