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定安粽子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糯米为主料,配以五花肉、蛋黄等馅料,用粽叶包裹并经蒸煮加工制成的定安粽子。
Title:Ding'an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254-2013定安粽子》是海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定安粽子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定安粽子”进行了明确界定,强调其必须以定安县地域范围内生产的特定原材料为基础制作而成。这一规定确保了定安粽子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2. 原料要求:
- 糯米应选用当年收获的新糯米,且符合GB/T 1354的规定。
- 猪肉需选用新鲜猪肉,不得使用冷冻或变质肉品,并且要符合GB 2707的要求。
- 红烧猪肉的加工过程需严格控制火候与时间,保证肉质软烂而不失形。
- 蛋黄应选择新鲜鸭蛋腌制而成,蛋黄颜色金黄,质地细腻。
- 火腿则要求选用优质火腿,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风味。
- 调味料如盐、糖等均需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3. 感官要求:定安粽子的感官特性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粽子外形端正,粽叶包裹紧密;煮熟后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入口时糯米柔软适中,馅料分布均匀,无明显硬块感。
4. 理化指标:对于定安粽子中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标也作出了具体规定。例如,粽子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某一数值,以保持粽子的最佳口感和保存期限。
5. 微生物限量:按照GB 29921的规定执行,确保产品安全卫生,防止病原菌污染。
6. 试验方法:给出了如何正确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的具体步骤,比如通过感官评定来判断粽子的质量好坏,利用化学分析手段测定营养成分等。
7. 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法、判定原则等内容,当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时,允许复检一次。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损坏。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晒,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
综上所述,《DB46/T 254-2013定安粽子》不仅规范了定安粽子从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的标准流程,还特别注重保护这一传统美食的文化价值和品牌效应,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