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DB65T 3466-2013 蒙古牛

    DB65T 3466-2013 蒙古牛
    蒙古牛品种鉴定养殖畜牧
    21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1.4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牛的品种特征、鉴定方法、饲养管理及繁殖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蒙古牛的品种保护、繁育和养殖生产。
    Title:Mongolian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封面预览

    DB65T 3466-2013 蒙古牛
  • 拓展解读

    DB65/T 3466-2013《蒙古牛》是一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标准,规定了蒙古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选育提高、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解读:

    【品种特征】

    1. 外貌特征:蒙古牛体型较小,结构紧凑,被毛多为黑色或棕色,角较短且向内弯曲。这一描述明确了蒙古牛在外形上的典型特点,有助于养殖者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识别。

    2. 生理特性:蒙古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在高寒、干旱等恶劣环境中生存。这表明蒙古牛适合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养殖,但也对饲养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母牛初情期一般在18-24月龄之间,适宜配种年龄为24-36月龄。这一信息对于合理安排繁殖计划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升繁殖效率。

    2. 泌乳性能:成年母牛平均日泌乳量约为6-8公斤,乳脂率4.0%-4.5%。这些数据为评估蒙古牛的产奶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饲养策略。

    【选育提高】

    1. 选种方法:采用个体表型选择与系谱记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种。这种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个体的遗传潜力,确保选育质量。

    2. 遗传改良:通过引入优良种公牛和实施人工授精技术来改善群体遗传结构。此举有利于加快品种改良进程,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饲养管理】

    1. 日粮配方:应根据蒙古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日粮配方,保证营养均衡。例如,犊牛期需增加蛋白质比例,而成年牛则应注重能量供应。

    2. 放牧制度:实行季节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模式,在冬季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转为舍饲。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又能保障动物健康。

    【疫病防治】

    1. 免疫接种:定期开展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案。这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卫生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播。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是防控疫病的基础保障。

    以上内容概括了DB65/T 3466-2013《蒙古牛》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从事蒙古牛养殖及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65T 3475-2013 甘薯育苗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