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西洋参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西洋参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American Gins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066-2011《绿色西洋参生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绿色西洋参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
1. 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海拔高度在300m~500m之间。
2. 土壤类型以砂质壤土为宜,土壤pH值5.5~6.5。
3. 土壤有机质含量≥2%,全氮含量≥0.15%,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
解读:这些指标确保了土壤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西洋参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选择合适的海拔高度可以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二、栽培技术
1. 种子处理:采用层积法催芽,温度控制在2℃~5℃,时间为60天~90天。
2. 播种方法:秋季播种时,按行距20cm~25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1cm~1.5cm。
3. 田间管理: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000kg~1500kg。
解读:种子处理提高了发芽率;合理的播种间距保证了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科学施肥促进了植株健壮生长同时避免了化肥过量使用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病虫害防治
1.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物理措施:利用黄板诱杀害虫成虫;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侵入。
3. 生物措施:释放赤眼蜂控制蛴螬数量;喷洒印楝素乳油抑制蚜虫繁殖。
解读:通过物理与生物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
四、采收
1. 采收时间:种植后第4年秋季采挖。
2. 采收方法:人工挖掘,注意不要损伤主根。
3. 初加工:清洗干净后晾晒至含水量≤14%。
解读:适时采收可以获得最佳品质的产品;正确的采收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合理的初加工有助于延长保存期限并保持良好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