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榆紫叶甲综合治理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调查方法、综合治理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榆紫叶甲的防治与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urple Leaf Beetle in El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769-2013《榆紫叶甲综合治理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榆紫叶甲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对榆树进行定期巡查,重点检查叶片是否有被咬食痕迹、虫卵及成虫活动情况。当发现单株受害叶片超过5%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这表明早期发现对于控制榆紫叶甲至关重要,一旦达到一定比例就会造成较大危害。
2. 物理防治
提到人工摘除带有虫卵的叶片并集中销毁,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劳动强度大。适用于小范围或者零星发生区域。此外还建议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设置黑光灯可显著减少种群数量。
3. 化学防治
对于高密度发生区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喷雾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药液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4.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如寄生蜂来抑制榆紫叶甲的数量增长是一个长期策略。标准鼓励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本地天敌资源开发利用,并强调不得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以免引发生态问题。
5. 综合管理
倡导通过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树木自身抗性,比如适当修剪过密枝条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加强抚育管理保证土壤肥力水平适宜植物生长,从而提高植株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以上内容概括了DB22/T 1769-2013的主要内容及其核心理念,旨在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应对榆紫叶甲带来的威胁,实现可持续性的林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