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郎溪侯村奶枣嫁接苗培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郎溪侯村地区奶枣嫁接苗的培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Nangxi Houchun Date Pl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19-2013 郎溪侯村奶枣嫁接苗培育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郎溪县侯村地区奶枣嫁接苗的培育过程,确保苗木质量。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奶枣嫁接苗”的概念,即以奶枣树为砧木,通过嫁接技术培育出的具有特定品种特性的植株。这一定义强调了嫁接苗的基础来源及其目标特性。
嫁接前准备
在嫁接前需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奶枣树作为砧木,并且要求砧木直径达到一定规格(通常为1.5厘米以上)。此外,砧木生长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
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使用芽接法或枝接法。芽接时需选取当年生健壮芽条作接穗,接穗长度一般为3-5厘米;而枝接则要保证接穗与砧木粗度相近。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切口平滑整齐,确保形成层紧密接触以利于愈合。
苗木管理
嫁接完成后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根据实际情况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促进苗木生长。同时密切观察苗木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检验规则
每批嫁接苗出厂前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成活率测试等项目。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并允许上市销售。
标志、包装及运输
合格的奶枣嫁接苗应当正确标注相关信息如品种名称、生产日期、检疫证明编号等内容;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好且结实耐用的材质;运输途中要注意避免颠簸碰撞造成损伤。
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郎溪侯村地区奶枣嫁接苗的质量水平,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