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全量还田的平衡施肥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小麦-玉米种植区域的秸秆还田与平衡施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lanced Fertilization with Full Straw Returning in Wheat-Corn Ro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68-2013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平衡施肥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关于秸秆处理:标准指出在小麦收获后应立即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确保长度不超过10厘米,并均匀撒布于地表或混匀于耕层中。这一步骤旨在保证秸秆能够充分腐烂,避免影响后续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关于土壤翻耕:要求在秸秆还田后的24小时内完成翻耕作业,深度需达到20至25厘米。这样可以促使秸秆快速分解,同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关于施肥管理:推荐采用氮磷钾配合施用的方式,具体用量依据目标产量确定。例如,当目标产量设定为每公顷6吨时,建议每公顷施用纯氮225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以及氧化钾180公斤。这一措施有助于实现养分平衡,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关于水分调控:强调在施肥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加速秸秆腐解过程。同时,在整个生育期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量补水,防止干旱或渍涝现象发生。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实施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平衡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