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菜收获与秸秆粉碎机械化联合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质量指标及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油菜收获与秸秆粉碎的机械化作业。
Title:Rapeseed Harvesting and Straw Crushing Mechanized Joint Ope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31-2013《油菜收获与秸秆粉碎机械化联合作业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菜收获及秸秆处理的机械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作业条件
5.1 地块要求
- 条文内容:地块应平整、无杂物,田间积水深度不超过5cm。
- 解读:这一规定确保了机械能够顺利进入并完成作业。积水过深会增加机械负荷,影响工作效率和设备寿命。
机具准备
6.1 前期检查
- 条文内容:作业前应对联合收割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传动系统、割台等关键部件。
- 解读:定期维护和检查可以有效预防作业过程中出现故障,保证作业连续性和安全性。
收获作业
7.1 收获时间
- 条文内容:当油菜籽含水率低于15%时即可开始收获。
- 解读:适宜的收获时间直接影响到油菜籽的质量。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导致产量下降或者品质受损。
秸秆粉碎
8.2 粉碎长度
- 条文内容:秸秆粉碎后的长度应控制在5-10cm之间。
- 解读:合理的粉碎长度有利于后续还田利用,同时避免因长度过长而造成播种困难或其他问题。
安全操作
9.1 操作人员培训
- 条文内容:所有参与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 解读:安全操作是保障人机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才能有效规避事故风险。
以上只是对部分重要条款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