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足壮异蝽的防治技术,包括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红足壮异蝽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Plautia stali in Agri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846-2013红足壮异蝽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红足壮异蝽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红足壮异蝽的防治原则,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以预防为主导思想,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在监测预警方面,标准规定了定期巡查田间地头的重要性。一旦发现红足壮异蝽成虫或卵块,需立即采取措施。具体而言,当每百株作物上有超过5只成虫时,就应该开始密切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
对于防治方法的选择,则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在轻度发生区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而在重灾区,则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化学农药。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者抗药性的产生。
此外,关于生物防治部分,推荐利用天敌如蜘蛛等来捕食红足壮异蝽。这种方法绿色环保,长期来看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做好田间管理,比如合理密植、及时除草等措施,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能力,从而间接达到抑制害虫生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DB34/T 1846-2013红足壮异蝽防治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值得广大农户参考学习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