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黄瓜种植中根结线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in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833-2013《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以下选取了一些重要条文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黄瓜根结线虫病”的概念: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该病害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等症状。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防治原则
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化学药剂等多手段结合,减少病原菌数量,控制病情发展。例如,在田间管理上,要求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选用抗病品种种植;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土壤中的病原基数。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性措施之一。包括选用无病种子或种苗;建立清洁生产区,防止病原传播;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此外,还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代替化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高温闷棚处理。具体做法是在夏季休耕期将温室大棚密闭,利用自然高温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一般需要连续闷棚20天以上,期间保持棚内温度达到50℃以上才能有效杀灭根结线虫。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需谨慎使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推荐使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类、噻唑膦类等高效低毒产品。施药时应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交替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田间黄瓜植株进行检查,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取样送检确认。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控策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于已经发病严重的地块,应及时拔除病株,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如灌根治疗或者更换新土重新栽种。
总之,《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规程》从多个层面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农业生产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顽疾,保障黄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