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芒果高产优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苗木培育、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芒果的高产优质生产和采后处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Production of Mangoes and Post-harvest Treat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903-2013《芒果高产优质生产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芒果的种植、管理以及采后处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苗培育
标准指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芒果品种。例如,“桂热芒82号”、“台农一号”等品种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而被推荐使用。在种苗培育方面,要求采用无病虫害的健康母树作为接穗来源,并且嫁接苗的高度需达到30厘米以上才能出圃。这不仅保证了苗木质量,也为后续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果园建设与土肥水管理
果园建设时需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排水良好且光照充足。对于土壤改良,提倡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高肥力。此外,在水分管理上强调要适时灌溉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更要注意保持适度湿润。
三、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
为了促进通风透光和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标准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修剪。特别是在幼龄树阶段,通过合理定干和培养主枝可以形成良好的树冠形态。关于花果管理,则提倡疏花疏果技术的应用,即在开花初期去除多余的花序,在果实膨大期则适当摘除小果、畸形果等,从而集中养分供给优质果实发育所需。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标准特别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如及时清除落叶杂草)、科学用药等。同时提到几种常见病害如炭疽病、黑星病以及主要虫害如介壳虫、卷叶蛾等的具体防治方法,比如使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真菌感染或利用生物农药控制害虫数量。
五、采收与分级包装
关于采收时机的选择,标准规定当果实着色面积达到70%以上即可开始采摘。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表皮,并尽快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预冷处理。在分级包装环节,则依据果实大小、色泽均匀度等指标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并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密封包装以便于储存运输。
六、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
最后,在采后处理方面,本标准还给出了详细的步骤说明。首先是清洗消毒去除表面污垢残留物;其次是进行快速冷却降低温度至适宜范围之内;接着是对损伤部位修补以及涂蜡保护延长保质期;最后根据不同用途采取冷藏冷冻等方式妥善保存直至销售完毕。
综上所述,《芒果高产优质生产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到最终上市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为实现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