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技术,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药剂使用和综合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胡椒种植过程中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pper Bacterial Leaf Sp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243-2013 胡椒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技术规程》是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胡椒种植过程中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细菌性叶斑病”的概念,这是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一种植物疾病。了解这一定义有助于准确识别病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 预防措施:
- 选种与育苗: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在无病害的环境中培育幼苗。
- 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条件,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地。
- 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料和适量化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3. 化学防治:
- 标准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具体用药种类、浓度及间隔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4. 生物防治:鼓励采用生物制剂如拮抗菌等来控制病害发生,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且可持续。
5. 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查田间的发病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以便后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6. 培训与指导: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于科学防治的认识水平,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到位。
以上内容概括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及其核心要点。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利于保护胡椒作物免受细菌性叶斑病侵害,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